Star_Trek_bd.jpg   

 

發行片商:派拉蒙
台灣代理:得利
導演:JJ亞伯拉罕
螢幕比例:2.40(AVC)
片長:126分鐘
音效:英True HD 5.1
字幕:中╱英等
光碟容量:雙層50G
級別:保護級
上市日期:2009.11

 

 

 

內容介紹
好萊塢商業片在創意上,其實是非常保守的,對於片商來說,每投資一部電影的製作,其實就像在賭場裡下注一樣,在電影作品上映之前,我想沒有一位片商的成員敢拍胸脯保證,影片推出之後絕對會賣座賺錢的。所以,在商言商,好萊塢商業電影最保險的拍片題材,就是從過去觀眾所看過且熟悉的方向來尋找或創新,續集電影一集一集的拍,固定演員的年貌與劇情不可避免的老去及僵化,重新開始來拍攝系列作品之前傳故事,成為片商願意持續投資花大錢拍片的原因之一。(湊巧筆者在撰寫本片介紹的當天,剛好外電報稿今年2009年好萊塢片商發行量驟減14%,投資者信心與資金卻步,電影公司只敢打「安全牌」,今年十大賣座西片中有七部是續集或是舊片重拍。)

「星艦爭霸戰」電視影集(含「銀河飛龍」系列以及一堆周邊劇集)加上十部電影版系列,「Star Trek」在全球所累積的忠實影迷其數量絕對是相當驚人的,而這些對「星艦迷航」所有系列劇情故事瞭如指掌的影迷們,或許在系列電視、電影版中聽過企業號寇克艦長與史巴克的相遇過程,卻沒有人真正的看過這批「企業號」成員們,從星艦學院剛畢業時所面對的困境與挑戰。現在,透過導演JJ亞伯拉罕的巧思,觀眾們可以首次看到最早青澀的「企業號」成員們,是如何接連的加入「企業號」,以及詹姆斯T寇克是如何成為「企業號」艦長的經過。

如果各位朋友們看過1994年的電影版星艦「日換星移」(Star Trek Generations),在這部兩代艦長交接的電影系列中,就可以清楚的知道寇克艦長是如何犧牲自己而拯救了「企業號」(該片的導演手法筆者有些不敢苟同,因為他讓寇克艦長死的不太能觸動觀眾的心弦),而本片導演,同時也是編劇高手的JJ亞伯拉罕,巧妙的抓住這個寇克艦長捨身救人的故事定律,讓「星際爭霸戰」中的寇克艦長誕生時,就讓許多老觀眾因為這個「之所以成為英雄的定律」,看的感觸良多,而且成功的在電影一開場,就完全的抓住老影迷的目光焦點。

然而,寇克艦長與史巴克這對極具傳奇性的科幻片戰友,他們的相識過程以及經典的「理性與隨性」之間的拔河,也絕對是本片的劇情高潮重點之一。在這裡,筆者不得不佩服本片導演JJ亞伯拉罕的獨到慧眼,居然能把美國熱門電視影集「Heroes」(超異能英雄)中的大壞蛋「賽勒」(柴克瑞恩杜),經過打扮之後,和原始飾演史巴克的演員李奧納多尼摩伊如此的神似,尤其在演繹神態上,在整個「星際爭霸戰」當中,肩負起與過往系列影像相連結的重責大任。

筆者自認不是完全且全面的「星艦」迷,但是也收了十部完整的「星艦」系列電影雙碟版DVD,而「星艦爭霸戰」的劇情安排,乃至影像中的各類科幻小道具,都可以感動許多陪著「星艦迷航記」一同長大的老朋友們。雖然嚴格說起來,本片為服務忠實影迷的成分居多,讓忠實影迷所能去挖掘、回味的劇情橋段也佔多數,筆者以一位非百分百的「星艦」粉絲來看這部電影,導演JJ亞伯拉罕的執導功力,從電視影集轉戰影壇,的確是一部比一部出色、精彩。

Star_Trek_001.jpg 

影像表現
在筆者的個人記憶當中,應該沒看過像這部「星艦爭霸戰」科幻電影,相當的喜愛在畫面前,刻意產生光線直射鏡頭鏡片所產生的光暈效果,而且幾乎每一個鏡頭都會出現,不管這些光線光暈效果是真實拍攝所產生的,或是後製使用電腦合成加工出來的,本片攝影技巧推翻了一般人所認為「畫面所該保有的純淨無暇」觀念,利用許多刻意做出來的所謂「攝影瑕疵」,反向的呈現出一種純樸且逼真的影像呈現。

本片所採用的拍攝基材,還是傳統式的菲林膠捲(科達品牌),相信本片導演JJ亞伯拉罕在畫面用色呈現上,於拍攝前做了一番縝密的思考,因為既然是作為「星際爭霸戰」(電影版系列片名為「星艦迷航記」)的前傳,色彩不能過於現代豔麗,但是又得考量到現代觀眾對於HD高畫質影像的既有觀念期盼,於是在本片的色調設定上,出現一種讓筆者一開始有些難以形容的特殊質感。

在約莫觀看二十分鐘之後,看著既美麗且帶著些微含蓄色調的星艦船塢畫面,筆者突然恍然大悟,「星際爭霸戰」一片所帶給筆者的影像質感,就是那種老片重新翻修過色彩的奇特清新感,沒有現代新片的過度數位化調色豔麗,也沒有老片那種色彩暗沈的負擔,或許膠片菲林的感光顆粒在一些特定室外場合較為明顯,好幾個演員臉部特寫鏡頭也好像刻意失了點焦,整體風味卻和過去十部「星艦」系列電影畫面,頗能融合一氣的。

至於在高畫質影像線條解析度部分,本片的線條凝聚度中規中矩,一些電腦CG繪圖的場景,呈現出來的是傳統縮尺模型的自然風味,而導演要求服裝設計在星艦制服上布料紋路的小巧思,HD藍光高畫質影像也足以讓觀眾看到那些遠看沒什麼特別星艦制服布料紋路,仔細觀察之下卻都是滿滿的小小星艦A型徽章。

Star_Trek_002.jpg 

音效表現
派拉蒙影業過去在發行DVD時期,有一個筆者覺得比較不好的「習慣」,那就是許多影音玩家都普遍偏愛的DTS音效格式,通常都不會在派拉蒙新片DVD中隨意出現,等到一段時間過後,再版發行特別版,就會加上DTS音效格式。最明顯的例子即是前十部「星艦迷航記」系列DVD,初版時不僅十部中就有一兩部未支援寬螢幕橫向壓縮影像,造成當時許多使用16:9寬螢幕投影機的消費者無法正確的欣賞影片之外,再版的後許幾部系列DVD都變成和首集相同的「雙碟版」,同時從後面三部「戰鬥巡航」、「星際叛變」以及「星戰啟示錄」開始,都加上了DTS音效。

然而,現在於藍光BD格式的各類音效上之差異,已經不會如同DVD時期的音效壓縮感那般,有著蠻容易辨識出的差異。本片所採用的True HD 5.1聲道,在許多環繞包圍動態、高音細節以及低音魄力上,都有著相當不錯的水準。

開場劇情馬上就帶領觀眾進入精彩的星際戰艦戰鬥影像,星艦系列中著名的「魚雷」在正反兩派間交互穿梭移動,藉由最新的音效壓縮格式以及最新拍攝的優勢,無論是在星艦被轟炸時的低頻能量,或者是爆炸時所交雜的細緻玻璃碎片聲,本片在音效之新穎程度,絕對是居過去十部系列之冠。

而後方音場協助前方音場所營造出來空間臨場感也非常明確,人小鬼大的小寇克開著經典房車一路狂飆,在警察制止後,於懸崖邊緊急迴轉,其煞車聲融合著引擎聲,從前方迴盪到後方音場,呈顯出危急的張力。而本片混音師大膽的將真正宇宙星際真空並無聲音的事實,巧妙的搭配劇情畫面需要而運用,例如三位星艦成員(包含寇克與蘇魯)空降到瓦肯星前欲破壞巨大鑽鑿機的片段,穿越大氣層前只能聽到成員們急促的呼吸聲,穿越大氣層之後不僅聽到音爆,自由落體下摩擦空氣的聲效也栩栩如生。

Star_Trek_003.jpg 

關於特別收錄
碟一收錄有「導演與編劇隨片講評」,但是很可惜的,講評音軌只收錄了三種語言字幕,分別是英、日、韓,這對於同樣被歸類在藍光A區的臺、港消費者來說,是非常無奈的,許多星艦迷如果英語聽力不夠強的話,就無法欣賞導演對這部充滿挑展的前傳電影,花費了多少心力。

碟二則是分別收錄有「選角過程」、「新視野」、「太空艦艇導覽」、「外星人大全」、「星球簡介」、「服裝造型介紹」、「電影配樂」、「音效特輯」(以上影像格式均為HD 1080P)。既然發行雙碟版BD,碟二的收錄內容淺而易見是相當的豐富,從導演選擇演員擔任角色開始談起,一路下來包括影像設計等等,如果您和筆者一樣,特別喜歡觀看科幻片的幕後拍攝花絮,那麼「星際爭霸戰」碟二全附有中文字幕的收錄,肯定讓各位看了大呼過癮!尤其裡頭可以看到多位電視影集原班演員到片場探視拍攝過程,同時與新一代扮演他們角色的演員交換心得。

其他非HD 1080P影像格式收錄尚有「遺珠片段」、「星艦模擬器」、有趣的「NG集錦」以及「精彩電影預告」。

Star_Trek_004.jpg 
 

 

 

  

 

 

 

 

 
movie_08.gif 
 video_08_5.gif 
audio_09.gif 
special_10.gif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江口洋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