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Angels_and_Demons_bd.jpg   

 

發行片商:新力哥倫比亞
台灣代理:得利
導演:朗霍華
螢幕比例:2.40:1
片長:138分鐘
音效:英DTS-HD Master Audio 5.1╱泰5.1
字幕:中/英╱韓╱泰╱印
級別:保護級
上市日期:2009.10



 

 

 

內容介紹
達文西密碼」在發行原著小說的時候,就已經掀起了一股搶讀熱潮,熱門的程度完全不亞於「哈利波特」系列小說,甚至有媒體更是直言目前小說類作者最IN的即是丹布朗(Dan Brown),當時這股「達文西密碼」一書大賣的時刻,自然已經無可避免的絕對會讓好萊塢製片影業相中這部現成的電影劇情,在電影宣布開拍之際,從選角到導演等等的人選,就受到廣大書迷的熱切關注。
而就在「達文西密碼」由導演朗霍華拍成電影版本之後,不管是有沒有受到原本廣大原著書迷們的支持,其全球票房大賣卻是不爭的事實。而就在許多原著小說擁護者,向許多喜歡電影版卻沒有看過原著的朋友表達,其實「達文西密碼」的前一部作品「天使與魔鬼」內容更好看之際,電影公司早就相中了「達文西密碼」無論是小說原著或是電影版所引發的全球商業效益,「天使與惡魔」電影版的推出,其實應該一點都不算在意料之外。

「天使與魔鬼」既然是「達文西密碼」的前傳故事,對於男主角蘭登教授來說,自然是從「達文西密碼」片頭劇情他所研究的「符號」相關論述,大大的發揮在「天使與魔鬼」故事之中。相對起「達文西密碼」一片對於人或神之間定位,這個比較容易引起宗教界關注的論述,筆者認為「天使與魔鬼」相較之下,對於宗教團體認為此系列作品在「挑戰」信仰的認知上,客觀而論算是溫和許多。

因為洋蔥自己的個人認知,也是經常覺得各種宗教都是正面的,但許多因為宗教的教義所產生的遺憾,或者說是瑕疵,真正去探討起來,都是因為參雜有「人」的因素所造成的。特別是教義或規範都是由長久流傳下來的文字組成或是人與人之間的言傳,人這個地球上最為複雜的生物,在經過個人思緒的篩選過濾,選擇自以為正確的部分傳達及保留下去,某種程度上就非常難以完整表達最原始的真正意涵了。

西洋有句諺語說:『Beauty is only skin deep』,意指美貌是如同皮膚那麼薄般的膚淺,但筆者觀看完「天使與魔鬼」之後所感受到的,卻直接想到這句知名西洋諺語把它改成『truth is only skin deep』,或許是有點牛頭不對馬尾般的不通順文法,卻簡單點出「天使與魔鬼」一片如同片名般,一線之隔竟天差地遠的論述。「真實」僅淺淺的隱藏在薄如皮膚的底層之下,或許只是時間的長短而已,謊言是無法永久掩蓋住的,而「真實」往往就掩藏在人類的表皮之下,光看一個人的外觀,甚至是行為,各位永遠無法在一時之間就能完全看透。

Angels_and_Demons_001.jpg 

影像表現
導演朗霍華在筆者的感覺裡,算是比較「傳統派」的導演之一,這裡所謂的「傳統派」,指的並不是朗霍華導演在技巧編排上的老派,而是他好幾年當導演下來所建立起的個人影像風格,非常淺而易見的可以在這部「天使與魔鬼」的畫面影像中感受到。

首先,朗霍華導演所呈現的本片畫質,是絕對非常具有傳統膠捲菲林質感的,就算是後製有經過數位化的佈局調色,讓整部片子所顯現的褐色調比例較多,導致一些冷色系色調的色彩豔度稍低,但是許多場面所出現的自然感光粒子,都再再的強調出導演所要呈現的,「傳統」電影畫面的厚實存在感。

在「天使與魔鬼」裡一開場的畫面,就是高畫質影像愛好者最喜歡看到的金屬光影反射影像組合,教宗所擁有的代表戒指遭毀滅段落,黃金色澤的戒指本身色調,和導演刻意加入的低色溫褐色質感相當的契合,短鏡頭特寫中戒指閃亮反射周遭環境光影,透過1080P高畫質的呈現,其金屬剔透感與亮澤,彷彿3D立體電影般,生動的跳脫出顯示畫面的2D限制。

隨之而來的中距離鏡頭拍攝安放教宗戒指的金屬拖盤與相關摧毀工具,更是馬上顯示出HD高畫質的細節描繪顯示能力,拖盤四周圍的細微紋飾,鉅細靡遺的精細顯示在畫面之中一絲不苟。雖然前面曾提到因為本片整體色彩,明顯的朝向褐色調區塊靠攏,但是片中許多電腦顯示螢幕上所採用的科技藍色調,卻沒有如同其他場景中例如梵諦岡檔案室藍色書架的藍那般,被褐色設定給吃掉太多。

 Angels_and_Demons_002.jpg 

 


音效表現
想當初新力哥倫比亞所發行的DVD格式影片,在音效格式上要出現「DTS」,幾乎是比登天還難,除非是在那時期新力影業另外搞出一條「SUPERBIT」版本的DVD產品線,才有機會能在新力影業的DVD影片中聽到,風靡影音發燒友心中所認定的最高規格音效格式「DTS」。

然而,現在於BD格式上,DTS-HD Master Audio 5.1音效,雖然不能說全部,但於「出現」的比例上已經比起DVD時期高出許多,透過這些更高、更優的音效格式,相信許多高畫質BD格式的愛好者,都能感受到新規格的音效,在許多細微的聲效細節上,聽到了過去從未感受到的豐富細節。

以本片「天使與魔鬼」來說,正片一播下去,從盪氣迴腸的配樂裡,就能欣賞到低音Bass的紮實撼動力。然而,進入BD格式時代筆者最能體會到的音效格式升級特質,卻是最尋常的演員角色之間的對話音質。

過往幾乎不太能感受到電影中,角色演員之間的對話音質,居然能像現在BD格式所呈現的效果細節般,非常容易幫助觀眾導入電影場景的環境之中。只要在「天使與魔鬼」幾個不同場合、場景段落裡,稍稍的聆聽角色演員的對白語調,相信可以非常清楚的分辨出電影中角色目前所身處的環境是在哪種空間裡。

好比片子初段那位梵諦岡駐美警察代表找上蘭登教授時,他們一同走在大學長廊展開對話,各位就可以聽到他們的語音尾音氣聲,是漂亮的展現出場景長廊的深度,因為細微的語音尾音氣聲,是有著輕微的空間迴音效果的。

等到畫面一轉到兩人搭乘直昇機抵達梵諦岡上空,這時的對話聲效馬上成為展現出,直昇機艙內較小密閉空間的質感,很明顯的在較小的空間中,聲音是沒有太長的傳送距離及反射,這些細微的場景聲效高水準展示,無須等到影片中段的教堂內狙殺開槍駁火或者接近尾段的大場面爆炸聲響片段,即可當下立辨本片DTS-HD Master Audio 5.1音效的優渥實力。

 

Angels_and_Demons_003.jpg 


關於特別收錄
本片以BD雙碟版方式發行,和前作電影版「達文西密碼」相同,於碟一裡頭同時收錄有「戲院版」(138分鐘)以及「加長版」(146分鐘),兩者相差僅八分鐘而已,但筆者的觀片習慣,通常是前往戲院看過「戲院版」之後,有「加長版」的就選擇「加長版」觀看。

其實在許多時候,一些作品不見得所謂的「加長版」就一定比較好,導演雷利史考特的知名作品「銀翼殺手」(Blade Runner),他所剪輯出來自己最愛的「導演版」,就是比「戲院版」短了不少。而就「達文西密碼」與「天使與魔鬼」這兩部系列作品來說,筆者都是比較偏好「加長版」,尤其是前作「達文西密碼」,其「加長版」和「戲院版」的劇情張力差異更大。

在碟一所收錄的內容裡,多是需要BD播放器連上網路所產生的互動式功能,同時都是由「BD Live」功能所延伸的。包括「Movie IQ」即是像過去DVD格式裡的互動選單文字訊息花絮,只不過到了現在網路發達時代,此功能變成連上網路之後,下載到播放器裡頭與影片一同觀賞,好處即是所有的電影相關訊息,都可以是由電影公司隨時更新,讓最新的花絮相關資訊,保持在最新的狀態。

至於「Cine Chat」,顧名思義就是網路聊天室,消費者必須先註冊一個「BD Live」的帳號,然後在連上網路與其他同好一起來討論電影。比較可惜的,是目前這些網路功能收錄還是以英文為主,對於非英語系國家的消費者來說,這些蠻有趣的收錄都暫時無法娛樂到。

不過碟二就不一樣了,不僅收錄了大量的電影劇情相關花絮與深入探討,對於台灣觀眾非常重要的中文字幕也都全數奉上,對於像筆者這樣非常好奇「天使與魔鬼」背後史實與虛構之間的消費者來說,這套雙碟版的收錄看了十分的過癮。

Angels_and_Demons_004.jpg  

 


 

movie_08.gif  
video_08.gif  
audio_09.gif  
special_10.gif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江口洋蔥 的頭像
    江口洋蔥

    洋蔥圈

    江口洋蔥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